铜仁万山:预计产值破千万元! 山地葡萄串起致富产业链
金秋时节,铜仁各地迎来丰收佳季。近日,记者走进铜仁市万山区下溪乡瓦田村山地葡萄种植基地,盘山公路两旁,一顶顶薄膜大棚顺着山势搭建,棚内一串串紫黑色的山地葡萄圆润饱满,果香四溢。不少游客拿起手机开启直播模式,边体验采收乐趣,边分享美景美食。
“目前,我们已经接到广东、广西、温州、长沙、怀化、贵阳等地的订单,每年葡萄采摘高峰期,每天都有10多辆省外挂车排队进村收购。”一手拿剪刀沿藤蒂将葡萄串剪下,一手小心翼翼地把果子放进篮筐,瓦田村党支部书记袁敏捷正和20多个村民抓紧时间采收,脸上满是喜悦,“今年是我们在山上种植山地葡萄的第10个年头了,预计产量在500万斤左右。今年迎来了一个丰收年哩!”
山地葡萄又称野葡萄,抗病性强,产量高,经济效益好,是优质葡萄酒加工重要原料。2012年,瓦田村从毗邻的湖南芷江引进山地葡萄,并通过嫁接试种,驯化种植成功,随后在当地政府支持下,流转荒地、高坡起垄,防旱抗涝、大户带头示范,有序推进规模化种植葡萄,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。目前,全村种植山地葡萄2000亩,预计产值将突破1000万元,基地带动用工超4000人次,让撂荒坡地变身“黄金坡”。
(资料图片)
瓦田村,一条槽。早吃苞谷,晚吃苕。大姑娘往外逃,单身汉几十条……瓦田村地处贵州与湖南交界,山高壑深,田稀地少,人均不足3分地,瓦田村产业基本为零。
“没想到我们的山卡卡里也能种出经济价值高的农作物。”提起山地葡萄种植经历,退休的老支书吴长银历历在目,“10多年前,我们几名村委干部带头到湖南芷江大树坳乡考察山地葡萄,学技术,找野生葡萄种源,搞嫁接驯化,推广种植,经过几年反复摸索,在2016年瓦田村葡萄产业综合产值超200万元。成功带动10多户返乡种植山地葡萄,凭着敢干敢闯的劲头,找到了靠山吃山的新路子。”
近年来,在东西部协作帮扶及省农业系统、省农科院、贵州大学等科研单位技术支持下,瓦田村推进山地葡萄提质增效,投入400万元建设大棚,铺设灌溉系统,升级科学管护,有效控制降水、病害、农残等影响因素,提升产业效益。
“通过大棚种植,大大减轻了葡萄病害发生,实现每斤成本节约2至3元,产量增加,挂果期延长,错开上市季节,保障鲜果销售市场占有率。”袁敏捷介绍,此外,通过“村级合作社+供销社+信用社”三社合一,畅通农资、资金、销售等服务,促进葡萄产业发展。今年以来,万山区供销合作社供应上百万吨优质农肥,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,为山地葡萄供应绿色健康养料。
技术赋能提质量,精深加工增效益。眼下,在瓦田村的铜仁市米贡山刺白兰地酒业有限公司,优质葡萄酒、白酒等精深加工自动生产线正升级装备,预计年加工鲜葡萄40万斤。依托科研资源,搭建贵州大学精品水果葡萄产业团队科研基地、贵州大学优质白酒产业团队科研基地等产学研平台,深化产品附加值延伸,打通山地葡萄全产业链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采丽
实习生 田珍珠
编辑 蔡茜
二审 安慧芳
三审 朱邪